传播项目管理 推动项目化管理——访西安华鼎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白思俊

  • 摘要: 本刊记者 张星明

    白思俊
    现任西安华鼎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IPMP中国认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陕西省项目管理协会会长等职。主编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管理案例教程》及国防科工委“十一五”规划教材《国防项目管理概论》,主讲的“项目管理”课程被先后评为“西北工业大学精品课程”、“陕西省精品课程”和“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高水平课程”。主持了“基于C-PMBOK的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和“基于战略导向的项目组合管理模式及优化研究”等20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主编《现代项目管理》、《系统工程》等20余本论著,发表论文百余篇。


       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与应用已经使项目管理的模式与理念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影响,项目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企业项目管理也已成为未来长期性组织管理的发展趋势。如今,项目管理如此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运作从根本上改善了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成为了一种提升组织执行力的重要手段。项目管理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项目化管理将会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得到应用。为此,本刊主编就项目管理应用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专访了白思俊教授。
      记者:您作为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IPMP总授权机构西安华鼎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在推动中国项目管理发展与应用等方面卓有成效。首先,想请您谈谈你们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情况。
      白思俊:“十年华鼎,十年项目管理”,西安华鼎自2001年成立以来,作为国际项目经理资质认证(IPMP)中国总授权,时至今日,已经培养了10万名项目管理人才,近3万名国际项目经理,为上百家企业提供了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咨询服务,成为了中国项目管理业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西安华鼎在传播项目管理的同时,不断促进企业项目化管理的应用与实践。与《项目管理技术》杂志社共同发起举办的“中国项目管理应用与实践论坛”已经成为了我国各行各业项目管理实践者的应用、实践与经验共享的高层次、专业性、实践性论坛,成为了项目管理实践者进行成果展示、共享知识、共享经验的交流平台。未来,西安华鼎将努力为客户提供涉及培训、咨询、服务、软件等全过程、全业务的项目管理产业链的优质服务。
      记者:目前IPMP培训认证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今后重点发展的领域和方向是哪些?
      白思俊:IPMP认证经过10多年的发展,得到了中国许多行业及众多大型企业的关注和认可,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获得IPMP各级证书的国际项目经理已经达到了3万人,而且近年来高层次管理人员获得IPMP证书的比例越来越高,出现了一大批高层次的IPMP A/B级获证人员。
      (2)中国建筑业协会等13家行业协会将IPMP与行业项目经理队伍的培养与建设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并将IPMP列为行业项目经理认定的条件之一。
      (3)IPMP认证委员会与国家教委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签订了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与IPMP认证结合的协议,目前已有56所知名高校将IPMP认证与工程硕士教育培养相结合。
      (4)一大批大型企业越来越认可IPMP认证的权威性,将企业项目经理的培养和考核与IPMP认证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5)出现了一批IPMP培训与认证对企业发展起到重大提升作用的标杆性企业。
      记者:目前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企业也面临着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在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方面您认为企业有哪些方面需要健全和完善?
      白思俊:随着项目管理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项目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价值和重要性。但企业推行项目管理所面临的人才匮乏问题在大多数企业里都普遍存在,目前核心的问题是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如何将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具与企业管理实践进行结合。
      因此,企业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与队伍建设要能够适应项目管理实践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在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改变过去单纯的项目管理知识、方法与工具的基础培训方式,要使项目管理的培训与企业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应用进行有效的结合。此外,企业在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项目管理人员设计不同的课程要求,有着重于理念、组织、模式、体系的培训,有着重于知识、方法、工具及应用的培训。企业项目管理人才的培训,如果能够同IPMP的不同级别结合,将会有效促进企业项目管理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有利于企业项目经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记者:您认为目前我国项目管理整体发展情况如何?今后在推动国内项目管理发展方面还应当从哪些方面加强?
      白思俊:总体来讲,我国项目管理的整体发展水平主要处于消化与提升的阶段,过去10年项目管理的培训与认证有效促进了人们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但是从应用层面上,能够将项目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同企业的实践有效结合的企业并不是很多,项目管理主要在典型项目型企业的管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未来几年,消化与提升仍然是项目管理发展的主基调,但是探索适应于行业与企业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将会成为新的发展重点,项目化管理的理念也将逐渐得到更多非项目型企业的认可与应用。
      今后要推动项目管理的应用与发展主要应该从企业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项目管理组织机制建设、企业项目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等项目管理应用的核心问题入手,全方位提升项目管理应用的环境,提升项目管理应用可能带来的效益。
    记者:随着项目管理在我国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展了项目管理方面的实践活动,您认为企业应当如何有效进行创新?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白思俊:随着项目管理的应用与发展,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制度体系创新将成为项目管理发展中需要进行有效探索的重要内容。基于此,企业应该加强适应企业特点的项目组织模式探索,研究企业组织特点、项目特点、管理制度特点,有效通过以业务发展为主线、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为主导的创新、发展与提升模式促进项目管理的应用水平。
      在项目管理应用提升的过程中,要能够有效探索企业项目管理应用中的项目分类分级机制、项目管理过程标准化、项目管理知识化管理、基于项目导向的考核机制、项目管理工具系统化应用等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相关问题的解决要具有反映企业特征和项目特点的管理要求。最近几年,西安华鼎一直在与许多企业一起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建立了相应的项目管理体系。
      记者:最后,请您谈一下,对今后我国项目管理培训认证的发展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白思俊:从未来的发展来看,项目管理的管理模式会得到更多企业的认同,项目化管理的理念也将越来越得到认可。但从项目管理培训认证的角度来讲,企业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将愈显突出。过去单一知识传播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少,具有专业化的应用型培训需求会越来越多。作为IPMP中国总授权机构,西安华鼎也在转变自身的培训模式,提出了从培训、体系、信息化、PM服务等一体化的咨询与服务模式,与行业、企业和项目的结合及管理提升已经成为我们主要的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欢迎。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