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记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杨宝璋

  • 摘要: 本刊记者 付佳  杨宝璋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大学本科学历,正高级工程师,IPMP B级证书。
    曾任昆明市政协委员。担任的社团职务有:昆明市建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昆明建筑业联合会副会长,昆明企业家协会、昆明企业联合会常务理事,
    云南省竹藤协会副会长,《云南建筑》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勘察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理事。
    2012年,“抗震防灾型竹建筑民居示范工程”通过了云南省科技厅验收。
    同年,研究课题《翁丁佤族古村落民居保护与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国家科技部项目支撑计划经费支持。


      杨宝璋从1999年担任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主要领导以来,率领员工走出了一条“管理创新、科技领先、依法经营、品牌立院”的企业发展道路。在制度创新方面,杨宝璋带领管理人员建立健全100多项企业规章制度,创新企业管理方式,圆满完成了昆明市院的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全面推进技术建设和创优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以客户为中心,成就事业;以员工为中心,构建和谐”等,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通过在具体项目中进行培训、培养,压担子、压责任,为设计院培养了一支高素质专业齐全的勘察设计咨询人才队伍。在项目管理方面,为进一步提高公司勘察设计产品质量,落实“品牌立院”发展目标,杨宝璋带头学习项目管理理论,取得国际项目高级经理(IPMP B级)证书。在他的带动下,另有各层管理者20人分批次获得国际项目经理(IPMP C级)证书。2011年,杨宝璋在研究院提出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的项目管理试点工作,自主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2012年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工作,规范工程设计流程,保证每一个项目的质量、工期、成本的控制,最终达到利益相关者满意。近年来,杨宝璋获市级及以上奖项6个,领导的企业获奖11项。

    科技先行,打造品牌项目

      在企业发展中,杨宝璋在推动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中做出了突出贡献。针对行业特点和公司实际,提出“科技领先,品牌立院”发展构想,科学制定与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走品牌效益发展道路。多次获得建设部、省、市各级奖项,两次获得国家工程质量银质奖。2010~2011年,14个项目获得“云南省建筑业发展扶持奖励”。
      杨宝璋率领公司研发团队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如:新型的竹建筑在节约木材、生态可再生、造价合理、施工方便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和价值,既环保,又节材节能,还可创造竹文化财富,为边疆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此,公司与省内高校合作成立科研小组,专门进行研究开发。在研发过程中,杨宝璋与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了佤族、傣族民居竹结构设计与施工,同时与合作单位一道解决了竹材耐久性和防火性等问题。这一成果,得到省市有关部门认可,现正申报专利。
      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太阳能利用等新技术方面,杨宝璋派出公司骨干人员参加省、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研发工作。主要成果有:完成《云南省节能设计标准》编制;《昆明市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图集》经云南省建设厅批准于2008年12月1日发布实施。

    管理创新,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平台
      2012年9月,公司经研究决定,在公司管理信息系统中开发项目管理信息平台,成立了由杨宝璋董事长任组长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小组。该平台是基于国际先进项目管理方法,引入现代项目管理的系统思想、主要工具和方法,与ISO9000质保体系相结合的高级项目管理信息平台。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在杨宝璋制定的项目管理过程控制流程总体框架下,经过前期的需求调研、系统分析、程序开发、上线及培训、反馈意见修改和验收等过程,已在公司进行了全面推广和运用。
      信息化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后,形成一套完整的多工种协同平台,减少人为控制工作流程,工作任务计划、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任务指标、校审出图,均能通过系统完成和监督,同时提供及时准确的考核和决策数据;公司的知识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也可得到充分的共享利用;公司产品运营更加规范,质量、进度、成本费用得到更好的控制,风险更加可控;公司与业主方、施工方、利益相关者在项目上形成信息整体,方便多方协作,与各方合作的关系更加紧密。此外,项目管理信息平台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实现设计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所有工作均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大大提高设计管理水平。

    以人为本,科学制定人才战略
      人才是实现企业战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为确保公司人才战略的顺利实施,杨宝璋亲自带队出省向先进企业、同行单位考察学习,不断创新人才理念、管理方式,加大培养、奖惩力度。多年来,公司为省、市培育了一支业务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技术专家队伍和学科带头人。近五年,有9人获得全国、省、市行业表彰和荣誉。职工队伍从2005年的151人发展到现在358人。公司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几年平均每年招聘应届生50多人。公司计划在组建集团公司后,职工队伍将扩大到700多人。
      引进人才的目的是留住人才,而提高公司员工工资福利待遇是能保证员工生活无后顾之忧的经济措施。2005年,在杨宝璋的领导下,公司成功地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改制后,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年均递增25.2%,职工人均收入年均递增11.1%。
      作为董事长和党委书记,杨宝璋深知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和人才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以用户为中心,成就事业,以员工为中心,构筑和谐”文化宗旨和理念。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和不断丰富每年的春节团拜和“七一”纪念活动内容,营造文化氛围。每年用于职工培训、技能提高、文化活动等经费预算100多万元。近五年,公司先后获得“昆明市城建工会工作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以及“昆明市和谐企业”等称号。201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先进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表彰。更可贵的是,杨宝璋倡导公司和职工积极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并将公司和职工的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07年云南宁洱6.4级地震,他亲自带领公司各级领导、技术骨干20多人,即时赶赴地震现场,参与抗震救灾。杨宝璋与公司班子、全体职工一道为实践“提高企业效益、增加职工收入、确保股东利益、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理念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已接近尾声,改制后的企业路在何方是每位企业的掌舵人必须思考的问题。自2005年改制以来,公司财务收入连创新高,2010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公司按企业项目化管理,制定了第一个五年战略发展规划,在实现“一五”目标的同时又制定了“二五”规划。2013年根据公司的发展要求,适时推出了集团化发展计划和目标。公司的经济收入每年以22.5%的速度增长。笔者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改革后的企业管理创新不无关系,其中现代项目管理思想、工具和方法的成功运用,将给公司主要业务的质量、成本和效率管理带来巨大变化,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

返回文章
返回